公務員的工資福利一向是秘密,但隨著政府部門預決算的公開,公眾可以局部探知這一秘密的深淺。南都記者近日統(tǒng)計發(fā)現,惠州市政府57個直屬單位中,有34個市直單位在2013年部門決算報表中披露了該單位的年度工資福利支出情況。南都記者通過不同途徑獲悉32個單位2013年度在職人數,并據此計算出部門人均工資福利,有28個部門去年人均工資福利超過10萬元,約占87 .5%。在單位人均工資福利方面,有6個部門人均工資福利超過14萬元,3個部門超過13萬元,8個部門超過12萬元。但多個部門相關負責人解釋,由于預決算報表的統(tǒng)計口徑差異,以及部門實際運轉中新增在編人員、聘用合同工等因素,實際收入并沒有這么高。市代建局表示,該局2013年在編人員人均年工資福利收入約12 .5萬元。
表內讀數
14單位工資福利支出過千萬
在公開2013年度財政決算信息的市政府部門中,34個單位給出的數據較為詳細,不僅公布了年度決算總支出,還按支出的經濟分類進一步公布了工資福利支出、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支出以及一般商品和服務支出等賬目。
據統(tǒng)計,34個單位中,有14個工資福利總支出超過千萬元,約占四成。其中市公安局此項支出達1.41億元,高居榜首;市流漁辦則以91萬元墊底,僅為市公安局的0 .65%。據南都記者觀察,工資福利支出較多的部門,基本是編制或在職人員較多的部門,反之則部門人員較少。如該項支出居首的市公安局,在已公開決算的部門中人數也最多,2013年在職在編民警職工863人,此外還有81名協(xié)警從中開列工資。而市流漁辦2013年的在職人員僅為8人,是已公開決算中人員最少的單位。
4單位過半開支是人工
盡管市公安局工資福利支出超億元,但若按部門開支占比來看并非最高。據南都記者統(tǒng)計,市公安局去年1.41億元的工資福利支出在其部門高達3.13億元的財政總支出中占比約為45%,名列34個單位的第7位。占比最高的是市城管局,達到62%;其次是市衛(wèi)生監(jiān)督所,為60%。
總體來看,有14個單位的工資福利支出占該單位年度財政總支出的比例在三成以上,其中2個單位超五成,2個單位超六成。占比最小的5個單位,則均在10%以下,其中市公用事業(yè)局占比最小,為2.24%。
據了解,此項占比較高的單位大多屬于執(zhí)法、服務類單位,這些單位的特點是“養(yǎng)人做事”,確保機構的正常運轉和開展工作,因此工資福利支出在財政總支出中占了大頭。如市城管局2013年在職人數約370人,其中絕大部分是執(zhí)法人員。
占比較低的單位則往往因為大的項目支出拉低了工資福利在總支出中的比例。最典型的是市公用事業(yè)局,去年財政總支出高達3.49億元,其中有3億多元用在了道路、橋梁等城市規(guī)劃建設維護項目上,相比之下,783萬元的工資福利支出就只占了極小一部分。
表外延伸
6部門人均工資福利超14萬元
34個已公開2013年工資福利支出的單位中,除市質監(jiān)局、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外,南都記者通過不同途徑獲悉了其他32個單位2013年度的在職人數,并據此計算出各部門的人均工資福利。
統(tǒng)計發(fā)現,市直部門公務員的收入還是很可觀的。除市統(tǒng)計局、市檔案局等4個部門外,有28個部門去年人均工資福利超過10萬元,約占87.5%。其中,市公安局、市疾控中心、市供銷社等6個部門人均工資福利超過14萬,市發(fā)改局、市教育局、市財政局等3個部門人均超過13萬,市民宗局、市審計局、市司法局、市城管局等8個部門人均超12萬元。
但多個部門相關負責人解釋,由于預決算報表的統(tǒng)計口徑差異,以及部門實際運轉中新增在編人員、聘用合同工等因素,公務員工資福利實際上并沒有這么高。在部門決算報表中,“工資福利支出”一項包含了基本支出和項目支出的總數,即維持機構運轉的在職人員以及年度具體工作項目需要的臨聘人員工資都從其中開列!斑@些臨聘人員并不是我們局里的人,但他們的工資又算入工資福利支出項目里,所以按部門在職人數計算出來的人均工資福利難免虛高。”一市直部門計財科負責人說。
另一個市直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現在不讓部門搞小金庫,同一級別、工齡的公務員收入基本一致,不可能這個部門多發(fā)那個部門少發(fā)。所以部門間人均工資福利的差異,不一定能反映公務員的真實收入。“還有一個原因,有的部門有比較多的級別待遇較高的在崗人員,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會拉高平均工資福利的水平!痹撠撠熑苏{侃說,不僅老百姓怕算平均工資,公務員也怕“被平均”。
車補公積金另算 年人均近2.4萬
雖然政府部門的人均工資福利不一定如決算數據計算出來的那么高,但作為公務員收入一部分的其他福利待遇卻未必詳細體現在決算中。
根據預決算支出分類,“工資福利支出”類科目下設基本工資、津貼補貼、其他工資福利費等款級科目。此外,惠州市公務員的住房公積金、車改補貼等兩項收入分設在“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支出”類、“一般商品和服務支出”類科目下。也就是說,上述根據部門工資福利支出得出的人均工資福利并不包含住房公積金、車改補貼等收入。
根據2013年市本級部門預算,127個預算單位在職總人數10300人,車改補貼總額約1.4億元,算下來人均年車補近1.4萬元。同樣地,住房公積金方面人均一年也有上萬元收入。
部門回應
預算441萬,實支2717萬?市房管局:決算含下屬單位工資福利
記者發(fā)現,市房管局2013年的工資福利支出預算是441萬元,但該項支出的決算數高達2717萬元,是預算數的6倍。
市房管局對此回應稱,依據《關于批復2013年部門預算的通知》(惠財預【2013】38號)相關文件,該局局機關46名在職人員的工資福利年初預算數約為441萬元。在惠州市政府信息公開系統(tǒng)中公開的2013年決算數據,2716.9萬元反映的是局機關和下屬單位在職共計301人的工資福利開支。由于報表包含的人員范疇和資金來源渠道不同,故反映的數字也不相同。
預算1738萬,實支830 .5萬市水務局:決算沒含局屬單位工資福利
在所有公開決算信息的部門中,市水務局的工資福利支出最為“詭異”。該局此項支出的預算數約為1738萬元,但實際支出僅為830 .5萬元,明顯縮水。
對此,市水務局昨日回應,該局在市政府信息公開系統(tǒng)的2013年部門決算數據中,局本部工資福利支出830 .5萬元,支出范圍包括在職人員62人、三防船員5人和三防物資儲備中心聘用人員6人,共73人,人均工資福利支出11 .38萬元。而2013年工資福利預算總支出1738 .05萬元,除了局本部,還有局屬4個二級預算單位工資福利總支出。
一年工資福利追加300多萬?市環(huán)保局:新進5人員、全市加薪
市環(huán)保局2013年部門預算中,工資福利支出約536萬元,但決算支出達866萬元,比預算多300多萬元。根據該局在部門預算中自報的在職人數56人計算,該局的人均工資福利也達到了15萬元以上,此項收入是否虛高?
市環(huán)保局回應稱,866萬元決算數包括61個在職人員的基本工資、津貼補貼、事業(yè)單位工資獎金和社保繳納。相比預算數多出330萬元是追加經費,主要是增加5名新進人員工資、津貼補貼以及2013年全市增加工資調資所致,從2012年10月份補發(fā)增資,還有追加61個人住房補貼等。
人均工資福利15萬居首?市代建局:34在編人員28人副科以上待遇
根據市代建局20 13年部門預算總表,工資福利支出預算約298萬元,但實際支出為481萬元。按該局預算編制在職32人計,人均年工資福利達15萬元,在已公開預決算的政府部門中居首位。如此高收入是否屬實?
市代建局解釋,預算總支出含基本支出和項目支出。市代建局2013年預算中“工資福利支出298萬元”僅為預算基本支出,是2012年底在編32人工資福利支出預算,未含社保、調整工資福利(年終獎金等)和新增人員經費;2013年度部門決算報表是市財政局統(tǒng)一制定格式,市代建局按要求填報的“工資福利支出481萬”是基本支出和項目支出的合計數。
市代建局進一步解釋,2013年該局有下列開支屬于項目支出或基本支出追加預算,在決算總表中列入“工資福利支出”科目中:1、2013年除在編人員,還有合同聘用人員,這些人員工資福利在項目經費中支出。2、該局年初在編人數是32人,隨后增至34人,新增2人經費為后期追加預算。3、該局2013年人事晉升相對較多,分別有6位同志通過工作調動、競爭上崗等方式提升了工作崗位,當年工資開支隨之增加。4、2013年按規(guī)定調整工資、獎金及社保增加了費用支出。
此外,市代建局在編人員中軍轉干部多、級別較高,工資及津貼補貼發(fā)放標準較高,在編34人中有28人享受副科級以上領導待遇。該局提供的數據顯示,2013年在編人員人均年工資福利收入約12 .5萬元。
商品和服務基本支出預算245萬,實支8614萬?市林業(yè)局:決算總表有誤,已更換
在部門公開的決算信息中,市林業(yè)局一般商品和服務基本支出預算數為245萬元,但實際支出(基本支出+項目支出)高達8614萬元。為何該項支出預決算數如此懸殊?按預決算編制科目,一般商品和服務支出主要包含日常公用經費、車改補貼、車輛經費等支出。通常來講,日常公用經費、車改補貼均可按人頭數核定,車輛經費則按部門公車保有量核定。
市林業(yè)局回應稱,此前在市政府信息公開平臺上公開的2013年度決算總表有誤,并于昨日重新更換。在新的決算表中,一般商品和服務支出590萬元,其中基本支出296萬元,項目支出294萬元。部門預算一般商品和服務的基本支出為245萬元,年末因增加人員市財政追加預算經費51萬元,實支296萬元,此數據已編進2013年市林業(yè)局部門決算,并經市財政局批復。
記者觀察
部門“捂蓋”心理強
公務員薪資仍是秘密
市財政局去年發(fā)布的《關于進一步推進市級預決算信息公開的意見》,對部門曬預算的內容作出相對具體的規(guī)定,但對決算則要求不詳,導致許多市直部門在曬決算時全憑“覺悟”?v觀各部門公開的決算信息,參差不齊,有的部門曬得相對詳細,有的部門則不曬表格,一兩句話就打發(fā)了。
在曬決算收支總表的部門中,有的按“功能分類”編制,僅顯示錢花在哪個大方向,但無法查知具體用途。另有一些相對開明的部門,會按“經濟分類”編制部門支出,分為工資福利支出、商品和服務支出、家庭和個人補助支出和其他支出等。一位不愿具名的市人大代表指出,一般而言,按經濟分類編制決算報表,公眾就能大體獲悉公務員收入的情況,但一方面部門將基本支出和項目支出合計報表;另一方面工資福利支出等科目不再往下“拆解”,公眾無法獲知基本工資、津貼補貼、車改補貼等項目的具體情況,所以公務員的薪資福利狀況對公眾仍是一個秘密。
上述人大代表稱,每年人代會前,人大代表都會收到市本級部門預算草案,草案對各部門在職人數、基本工資、津貼補貼、住房公積金等預算都有詳細數據,據此基本可測算公務員的真實收入,“但這些詳細的預算信息,未對普通公眾公開。”該人大代表認為,在打造“陽光財政”的背景下,部門曬賬應越詳盡越好,最好將預決算中的對人大代表公開的信息也上網公開,方便群眾查閱。
采訪中,南都記者拿部門決算數據向部分部門求證,多個部門相關負責人均以“敏感”應對。在一些部門眼中,公務員工資福利待遇原本就不應向社會公開,由此導致公眾了解公務員真實收入依舊困難重重。不過,部門的此種“捂蓋”心理,某些時候反過來將傷害到部門的公眾形象。
今年初,媒體曝出北京某街道辦公務員人均工資福利21萬元,事后該街道辦匆忙澄清是“媒體誤讀數據”。有專家指出,造成“誤讀”的原因和責任,其實是預決算編制本身沒有做到全面規(guī)范,在部門預決算公開的過程中,對于政府聘用的所有人員數量和涉及的工資福利數額,都應如實公布。惠州政府部門應從中汲取經驗教訓,認識到公眾知情權有多強烈,不要企圖用含混的數據忽悠公眾,不然到頭來公眾產生“誤讀”,只會損害了部門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