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文汛
游文汛,石門中學2022屆畢業(yè)生,2022年高考物理類全省26名,現就讀于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
我的高中
圖為2022屆高一(11)班
不知不覺,高考已經過去快一年了。我閉上雙眼,深呼吸幾口空氣,憶起了那段難忘的高中生活。走在校園的林蔭道上,陽光灑下來,和煦溫暖,仿佛還有枝葉在我的臉上輕拂。這一幕,仿佛還在昨日發(fā)生,讓我不禁思緒萬千。
中考失利,高一的我進入了平行班11班。在高一時期,我沒有太多來自高考的壓力,也還沒有確立目標大學,只是按照老師的安排循規(guī)蹈矩地學習。在課余時間我也沒有做額外的練習,而是和同班同學一起去籃球場上揮灑汗水,肆意歡笑。雖然高一已經過去了很久,但仍然記得那段快樂的時光。由于疫情爆發(fā),高一下學期有一大半時間都在家里度過,記憶也沒有很深刻,在不知不覺中就經歷了分班,邁入了高中生活的下一個階段——高二,踏入了高中生活中對我最為重要的集體——16班。
在16班,我感受到了強烈的歸屬感。在籃球班賽中,我們會一起為場上的球員吶喊加油;在合唱比賽中,我們會犧牲自己的學習時間來排練;在日常學習中,我們互相組成導師制小組,相互幫助,共同進步。16班的每一位同學和老師都是不可或缺的,正是因為有他們的陪伴,讓我度過了難忘的高中生涯。
圖為高二班級籃球賽
圖為班級合唱比賽
圖為16班合照
仍記得高三時,懷文為了讓每一位老師和同學都有展現自己的機會,組織老師、同學們在晚上輪流進行才藝表演。那時候,我每天都在期待著晚上的才藝表演,那可能是我在高三最大的學習動力之一,是在一天高強度學習之后難得的娛樂和放松。這段回憶,可能是我此生難忘的經歷之一。
仍記得持續(xù)了小半年的四人小組(鵬哥,徐總,董b,by),愛哭的鵬哥,善良的徐總,可愛的董b,每個人都是我高中不可或缺的伙伴。那時候,大家一起七天速通寒假作業(yè),一起背英語3500詞匯,一起吃雪糕,一起出去團建......這個四人小組讓我的高中時光乃至大學生活都變得更加美好。
圖為四人小組合照
仍記得那些懷文、波叔、Lillian、柯級、老賴、樂濱等老師,每一個人都為我們的學業(yè)而鞠躬盡瘁。他們輔導我們的答疑、出卷改卷、備課出講義。不僅在辦公室中如此,就算回到家中,甚至深夜,他們依舊在為我們的學習付出著。那張Neil深夜趴在會議室桌子上備課的照片在我的腦海里依舊清晰。這些老師們的努力、無私的付出,讓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他們對學生的關注和關心,他們的奉獻精神和責任感,讓我在留下的回憶中銘刻下一份深深的感激之情。
仍記得我的良師益友——高三班主任兼語文老師林懷文老師。我覺得他真的做到了亦師亦友,他可以做到和學生打成一片的同時,還能兼顧語文教學和班級管理。
他雖然會經常吐槽我的鐮刀字體,但他在面批我的作文時,依然會一字一句地仔細審閱;他雖然會經常吐槽我的語文素養(yǎng)極低,但每次我答出了他的學科問題時,他都會不吝褒獎。他雖然會在我們考試前裝得若無其事,勸勉我們淡定自若,但在高考結束后,他會激動得跟個小孩一樣抱著我轉了一圈。(是誰從語文倒數到全級第三我不說)
圖為和林懷文老師的合照
高中生活因為有了老師們、同學們的陪伴顯得不再孤單,不再寂寞。在高考后的畢業(yè)典禮,我沒有想象中的激動,內心充斥的好像都是要和老師、同學分別的不舍。但不管如何,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高中的美好時光我會永遠銘記于心。
我的大學
因為我在小學、初中就學過oi(蒟蒻),一直懷揣著一個學習計算機專業(yè)的夢想。所以在高考出分之后,我也是毅然地在志愿上填報了清華大學的計算機系。
在高中的時候,我對大學的概念是很模糊的,對大學的了解可能僅限于知道哪個學校很厲害,哪個專業(yè)很熱門。直到步入大學校門,我才開始對大學生活有了比較清晰的認知。
清華大學計算機系被稱為“貴系”“酒井”等。據說,很久以前,其他系的同學想要轉到計算機系,都會非常有禮貌地開口說:“請問貴系......”,因此,“貴系”成為了清華計算機系的代名詞。而“酒井”這個別稱更為神秘,實際上是因為計算機系本科生的宿舍在9號樓,一般會標記為“9#”,因此被大家戲稱為“酒井”。
圖為酒井寶寶表情包
在計算機系的學習中,我的感受可以總結為兩個詞:良性競爭,壓力推動。我身邊的同學都很優(yōu)秀,有各省的狀元,也有國賽金牌選手,更有涉獵多個競賽的同學。和這些優(yōu)秀的同學相處四年,時刻感受到他們的巨大壓力,但這些壓力始終讓我更好地進步,而不是壓垮我。就比如說我的舍友們,他們有兩個是省狀元,一個是IOI的銅牌得主。在開學初他們都給我一種令人敬畏的感覺,但相處一段時間之后,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自律性逐漸地感染了我。我們會一起在宿舍自習,一起討論難題,共同進步,最終在上學期全宿舍都取得了3.9+的GPA。
課余生活
除了學習生活,清華大學也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課余活動。
在體育方面,清華大學“五道口體!钡膭e稱不是白來的。學校里有眾多專業(yè)運動代表隊伍,也有很多零基礎學生可以參加的業(yè)余隊伍。正所謂“無體育,不清華”,我加入了學校的毽球隊。一開始我也只有一點點基礎,但跟著師兄師姐們一起訓練后,很快就能熟練接球、發(fā)球。今年在馬杯中,在師兄的帶領下,也成功奪得了甲組第一。在開學初,出于對籃球的熱愛,我也去試訓了系籃球隊。雖然最后未能入選,但我仍然加入了籃球隊的工作組,為籃球隊的宣傳策劃。
圖為毽球比賽賽程
然后在文藝方面,學校的活動也是讓人琳瑯滿目。除了每個院系組織的學生節(jié),還有學校組織的新手舞會、十大歌手等活動,讓學生們在學習之余都能參與,陶冶自身情操,豐富自己的生活。
此外,學校還舉行了很多科研比賽,比如說挑戰(zhàn)杯、THUPC、智能車等等。學生除了能在活動中學習一些新的技能,還可以贏取不菲的獎金和提升自己的科研水平。我在上學期參加了致理杯,最終位列簡單組的第七名。本學期也參加了智能車的比賽,也是成功闖進了復賽。雖然目前還沒有取得耀眼的成績,但這些體驗都能為以后的科研做一定的鋪墊。
圖為致理杯排名
師兄寄語:
為者常成,行者常至,我在清華園等你,自立春始,至大寒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