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嘉賓:鄭雷
本期嘉賓:葉天有
中外籍雙教師合作教學。
敞亮的課室四周是形狀各異的學生手工制品,五彩的月牙形課桌拼成多種圖案,十幾個孩子圍坐在一個外籍教師和一個中國教師身邊認真聽講——這就是廣州耀華國際教育學校(以下簡稱廣州耀華)課堂的一幕。作為香港耀中國際學校的姊妹學校,廣州耀華依托已有80余年辦學經驗的耀華國際教育機構,探索實踐屬于自己的特色教育:推進小班制、中外雙教師教學制,引進國際課程,開展全人教育……這些辦學模式究竟特色何在?近日,信息時報記者專訪了該校中、西方督學,一同分享他們的辦學經驗。
中方督學鄭雷:
優(yōu)質教育環(huán)境激發(fā)潛能
“好的教育要緊隨時代的發(fā)展需要,重在教會學生如何獲取知識、培養(yǎng)應對將來變化的能力。同時要注重孩子的內在表現,提供優(yōu)質的教育教學環(huán)境讓孩子展現自己的潛能,幫助他們成為最優(yōu)秀的自己!睆V州耀華國際教育學校中方督學鄭雷如是說。
雙教師教學
確保中西文化均衡呈現
鄭雷表示,“我們希望將中外教育理念和知識文化在辦學的方方面面中均衡呈現出來,真正實現融匯東西的辦學目標!睘榇耍瑥V州耀華在教學與管理上實行中西方“平行”的做法!安坏總科目各安排一名中國教師和外籍教師,連校長、督學也不例外。中外教師在教學上相互配合、通力合作,確保中西合作教學的有效性!编嵗捉榻B說。
她舉了一個例子,在一次以“光與影”為主題的教學課程上,全部老師都會參與設計教學內容并配合實施。其中外籍老師教授光影的基本知識,帶領學生動手制作了一個大模型;中方教師開設中國皮影知識課,引導學生動手設計并組織觀看皮影戲;美術老師、音樂老師等也以“光與影”為主題選擇東西方不同的代表作品供學生賞析與學習。
課程豐富靈活
人人都要學會小提琴
“一直以來我都堅持一個教育信念:教育不應僅僅是傳授知識和技能,更旨在全面提高人的綜合素質。”鄭雷告訴記者,廣州耀華開設從幼兒教育到大學預科的一系列課程所有課程都沒有指定教材,而是結合劍橋國際課程體系等,根據學生的發(fā)展特點因材施教,以主題形式開展一系列教學。
除扎實的文化課程外,學校還會舉辦學生音樂會、圖書周和睡衣派對等等!耙A學生從4歲開始直到小學2年級,小提琴都是音樂必修課。”鄭雷說,“在這個年齡階段學習和練習小提琴,孩子們不僅能夠鍛煉手腦協(xié)調能力,培養(yǎng)音樂感和音樂興趣,也能夠在學習中培養(yǎng)團隊合作等優(yōu)秀品格。”
西方督學葉天有:
教育要對學生綜合培養(yǎng)
廣州耀華國際教育學校西方督學葉天有告訴記者,每個孩子都有自己擅長的領域,學校教育就是提供機會幫助孩子去發(fā)現自己的興趣和特長,并引導他們培養(yǎng)自信、健康的人格,最終成就自己的夢想。
國際教育
海外游學成常態(tài)課程
“讓學生在學習、生活中接受多元文化教育,有利于培養(yǎng)孩子們從不同角度觀察事物的能力,認可、尊重不同的文化,培養(yǎng)學生國際性視野”葉天有說。此外,他認為,教學活動的開展要適合學生的學習、成長規(guī)律。
據他介紹,作為國際教育學校,廣州耀華的另一大特色就是擁有英國薩默塞特(Sommerset)英語中心及文化學習營,每位高中學生都可以前往那里參加為期約一個月的海外課堂,并有機會進入當地學校學習,感受當地民俗文化,提前體驗海外留學生活。“這些活動有助于學生更有效地培養(yǎng)跨文化溝通的能力,通過自己的親身體驗開啟對國際教育的認識和思考,讓學生自由發(fā)展。”葉天有說。
全人教育
注重學生能力及品格發(fā)展
教育的一項重要使命就是培養(yǎng)學生自主獲取知識的能力。葉天有表示,重視對學生合作意識、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鼓勵學生既能獨立思考又要重視團隊力量,是耀華教育一直堅持的教育理念。
據他介紹,在不久之前,學校組織學生去歐洲拍攝西方建筑紀錄片!耙徊考o錄片即使是大學生也難以完成,但是我們的學生自己組隊分工,在小組長的帶領下各自領取自己認為能夠勝任的工作,并在十天內完成了一份匯集多個景點的拍攝、剪輯、字幕等內容的視頻任務。每個成員都在活動中有了極大的提升,并從中發(fā)掘了自己的潛能,讓自己的能力充分展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