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建議——
■50watts供圖
。磳㈦x開大學,步入社會,大四無疑是快速成長的關鍵一年。然而,開學至今,一股由畢業(yè)帶來的焦慮情緒卻在大四學生中廣泛蔓延。日前,記者在廣東四所高校隨機采訪了10名大四學生,這些學生分別來自不同專業(yè),或準備考研,或打算就業(yè),他們不約而同地對未來感到擔心和憂慮,其中不乏成績優(yōu)異者。為此,記者邀請了四位求職專家開出“處方”,看看如何“對癥下藥”。}
■新快報記者 宋 導 實習生 羅怡菲
學生的焦慮
就業(yè)黨:網投很多公司卻石沉大海,懷疑自己“不夠好”
大四上學期,很多學生開始奔走于各種宣講會和招聘會。然而,在投遞簡歷和面試的過程中,他們卻遇到了不少難題。
廣東工業(yè)大學高分子材料工程專業(yè)的小盧表示,工科專業(yè)容易找工作,但好崗位通常要求碩士以上學歷,本科生只能望而卻步。即使找到工作,相比工科研究生,本科生的待遇也低一些,工作環(huán)境比較辛苦。
為此,小盧想應聘與專業(yè)不相關的工作。他進過社團,能熟練操作各種辦公軟件,自認為溝通能力很好,但是網投了很多公司都沒有回應,小盧不由得對自己產生了懷疑:“我是不是不夠好?”
文科專業(yè)處境也不樂觀。廣東外語外貿大學英文專業(yè)的小郭成績優(yōu)秀,拿過不少專業(yè)競賽獎項,可他向二十多家公司投了簡歷,迄今石沉大海。“我沒有做過一份正式的實習工作,估計簡歷不夠份量。”小郭說,自己當過家教和夏令營老師,但他不想從事教育培訓行業(yè),這些經歷放進簡歷也沒有用。而開學這么久了,他連實習都沒有找到,這讓他極為焦慮。同為英文專業(yè)的小禤情況更糟,雖然大三在銀行和外貿公司實習過,但始終沒有找到自己感興趣的方向。如今升上大四,小禤陷入了一片迷茫中。
考研黨:復習計劃還未啟動或進展緩慢,同時還打算找退路
一般來說,考研從大三下學期就該開始準備。但從采訪的情況來看,不少學生在大三暑假才決定考研,而且復習計劃也一直擱置,或進展緩慢。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翻譯專業(yè)的小楊原本想今年就業(yè),但做過幾份翻譯兼職后,她意識到自己的能力不足,有必要繼續(xù)讀研。小楊的目標是本校高翻學院的翻譯學,她向師姐咨詢過,說考上不會特別難。但本應拿來復習的暑假充斥了各種雜事,復習的進度很慢,她很擔心自己考不上。
廣東工業(yè)大學網絡工程專業(yè)的小郭則另有憂慮,他表示,目前重點放在考研復習上,但找工作也不能落下!翱佳杏胁淮_定性,萬一考不上,又沒有找到工作,回家啃老那不成了廢人?”小郭說。金融專業(yè)的小劉也有同樣的擔憂。雖然從初中開始就決定考研,自己成績也不差,小劉還是在緊張的就業(yè)氛圍影響下打算著自己的退路。“明年還有春招會,但企業(yè)沒有那么好,我現在就要做兩手準備了。”
專家
焦慮出于對自我和社會認識不清,建議多聽過來人建議
大四學生在畢業(yè)這一年出現焦慮、迷茫等問題,在華南農業(yè)大學就業(yè)處副處長謝珊看來,是因為對自我認識不清和對社會認識不夠!大學生對自己的性格、愛好、興趣都不太了解,又或不擅于挖掘自己的長處、展示自己。”謝珊建議,大四學生可以做做職業(yè)測評,也可以多跟老師、家人、朋友咨詢,看看他們眼中的你是怎樣的,這樣有助于更好地了解自己。
謝珊還表示,大多數大學生在大學期間只是做兼職,接觸社會面較少,有些甚至沒有,對社會的認識和了解不多,所以在找工作時,很多大學生會恐懼、膽怯、不夠自信。缺乏經驗的大四生僅僅看招聘廣告,也不敢確定企業(yè)到底需要什么樣的人才。對此,建議多去聽聽企業(yè)宣講會,或參加師兄師姐的經驗分享會,了解行業(yè)情況,才知道適不適合自己。
家長的功利思想影響學生,要問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再做選擇
華南師范大學心理咨詢中心主任李江雪認為,大四生的焦慮還來自于社會價值觀的影響,F在的家長都認為工作要舒適、待遇好、工資高,這種觀念強烈地影響著即將走出校門的大學生,他們對未來期待很高,渴望早早成功,有“輸不起”的心態(tài)。考研也是如此,以前是出于對學術研究的熱愛,現在,很多人考研更多是出于功利性目的,即為了以后找工作更容易。還有不少人是為了逃避就業(yè)壓力而考研,或順從家人的希望而考研。而這些,都會讓大學生迷失方向,從而在需要努力的時候,出現動力不足的問題。
李江雪認為,大學生要問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再做出選擇。“舒服的工作工資不會很高,發(fā)展好的工作開始可能會很辛苦。什么都想兼得是不可能的。你要做出選擇,再為之奮斗,這樣才能獲得成功。”
對于考研的學生,李江雪也建議,要想清楚考研的真正目的,不要受制于社會、家庭的影響?佳袑W生做兩手準備是正確的,但是一定要有重心,不能因為找工作耽誤了考研,在研究生考試結束后,遇到好的工作機會可以去嘗試。
大學生擇業(yè)有從眾心理,豐厚薪水的價值比不上成長機會
百勝餐飲(廣東)有限公司人力資源總監(jiān)陳蕙認為,不少大四學生在擇業(yè)的時候還會有從眾心理,認為要找到一份目前有豐厚薪水的工作才滿意,但實際上,它的價值遠比不上在有機會成長到更高階層的企業(yè)的一個工作機會。
她建議,大四學生對未來的規(guī)劃要有前瞻性!耙O想一下未來你希望自己成為什么樣的社會角色,也要看看未來幾年社會的演變發(fā)展狀況和一些行業(yè)的變化,這些都能幫助你在這一刻對自己進行定位。同時,結合自己的個性和強項來考慮,這樣才能更好地把未來和當前關聯起來!标愞ミ表示,大學生要調整好自己的狀態(tài),從基層做起,不斷累積實戰(zhàn)經驗。大學生在選擇的時候也應該要了解基層工作的內容以及對職業(yè)發(fā)展的關聯性,能讓你學到很多管理知識和實戰(zhàn)經驗的基層工作,這是一個職業(yè)發(fā)展必經的過程。
意識到專業(yè)不合適或對其他職業(yè)感興趣,應該補充學習和實踐
智聯招聘高級招聘顧問龍鳳認為,無論是大學畢業(yè)后直接就業(yè),還是考研后再就業(yè),都不可避免兩方面的要素:一是具備相應的專業(yè)知識。如果意識到專業(yè)不合適,或對其他職業(yè)、行業(yè)感興趣,可以在大一、大二通過轉專業(yè)、輔修、雙修、旁聽、自學等方式補充學習,或者通過考研進行另一專業(yè)學習。二是要積累相關專業(yè)的工作經驗,包括兼職、實習等。她表示,任何工作經歷都不是沒有用處,關鍵是找出經歷中與求職崗位要求相符的能力,在投遞簡歷和面試中明確展現出來。